一张本该惩罚外国的关税账单,最终却直指美国本土企业。六月数据显示,美国关税收入已飙升至二百七十亿美元,足足是去年同期的四倍。然而,彭博社与《华尔街日报》一致指出,这笔巨款大头,最终都落在美国进口商身上,而非海外出口方。
就在近日,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于七月三十一日晚间正式签署行政令,敲定了一项史无前例的关税新方案。这份方案即将在八月七日零时起全面生效,此举将美国的实际关税税率推高至百分之十七,达到了一九三三年《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以来的历史最高位,预示着美国贸易政策的根本转向。
一项旨在纠正所谓“贸易失衡”的政策,为何首当其冲的却是美国本土企业,甚至成为对国内消费者征收的“内部税”?这背后的政策机制,以及成本传导的链条,正引发美国主流经济学界和商界的普遍关注与质疑。症结究竟何在?
“对等”的误解
特朗普政府推出的“对等关税”政策,其“对等”二字,与寻常概念大相径庭。总统多次公开表示,美国长期以来因低关税而遭遇贸易不公,他国对美国商品征收的综合税负,远超美国对待他国。他坚信,唯有“对等关税”才能实现真正的贸易公平。
根据新政策,美国将对进口商品征收等同于其出口国对美国商品所征收的“广义关税”税率。这个“广义关税”概念,远超传统意义上的名义关税,它破天荒地包含了增值税和消费税等其他国家普遍征收、而美国本土通常没有的税种。
更为激进的是,政府补贴、汇率波动,乃至其他非关税壁垒,都可能被纳入这套“对等”税率的计算范畴。举个例子,如果某国对美国商品仅征收百分之十五的名义关税,但若加上百分之十三的增值税和百分之五的消费税,其综合税率可能瞬间飙升至百分之三十三或更高。
如此高企的综合税率,往往远超跨国贸易企业通常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二十的平均利润率上限。康奈尔大学贸易政策教授埃斯瓦尔·普拉萨德因此强烈批判,直指这项单边政策“击碎了”基于规则的全球贸易体系,将其斥为“全球贸易一体化史上的黑暗一天”。
这种颠覆性的税率计算方式,造成了各国关税税率的显著差异:多数国家面临百分之十五的税率上调;英国、日韩、欧盟因承诺在美投资,获得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二十的较低税率;而加拿大、巴西等国则要面对百分之三十五至百分之五十的更高税率。
显而易见,一旦税率高出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它们便无法独自消化这笔成本。结果只有两个:要么产品价格被迫上调,要么这些企业干脆退出美国市场,另谋出路。
价签上的挣扎
关税成本首先敲响的,是美国进口商的财务大门,成为他们账面上沉重的额外负担。福特汽车预计,今年将因关税额外付出八亿美元。知名玩具商孩之宝也透露,预计将为此支出高达六千万美元。这些财报数据,直接证明了美国企业,才是这笔关税的直接承担者。
企业初期或许能通过挤压利润、优化供应链来部分消化成本,但这并非长久之计。面对普遍高昂的税负,消化能力终有极限。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调查显示,已逾半数的制造业和百分之五十的服务业企业,为应对关税压力,开始陆续提升商品价格。
比如,日用消费品巨头宝洁已公开宣布,旗下四分之一产品将调整价格,以转嫁部分关税成本。目前美国消费者对物价上涨感知不深,这主要归功于大型零售商。沃尔玛、塔吉特正利用庞大库存,暂时稳定零售价,充当缓冲。
但这样的缓冲期,显然不会太久。各大零售商在近期财报会议上,已频繁提及“价位调整”或“战略性定价”等字眼。这无疑在暗示市场与消费者,提价已箭在弦上。美国鞋具批发与零售公会总裁直言:“商家也只能撑这么久了。”库存耗尽,价格终将面临上涨压力。
一旦企业这条第一道防线在高昂关税成本下崩溃,无法独自消化,那么最终的账单流向何处,便已呼之欲出。它将穿透供应链的层层传导,最终由美国本土的终端消费者来承担。
历史的旧船票
当前关税政策的影响,绝非孤立事件,它根植于历史,也回响着旧日的警示。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的最新分析显示,随着新关税生效,美国实际关税率将从去年仅百分之一点二,飙升至惊人的百分之十七。这是自一九三三年《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以来,美国关税的最高水平。
那部《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曾被公认为导致国际贸易急剧萎缩,并加剧全球大萧条的关键因素。如今,美国正告别数十年低关税支撑的全球化模式,转而回归一个世纪前的贸易保护与高关税壁垒时代。这无疑是对现有全球贸易体系的巨大逆转。
更令人担忧的是,关税引发的物价上涨通常存在滞后效应,不会即刻显现。国际商会副秘书长安德鲁·威尔逊已发出严厉警告:企业库存的消耗需要时间,因此,全面的通胀冲击预计将于今年第四季度至明年第一季度全面爆发。届时,物价很可能面临陡峭攀升。
惠誉评级同样发出宏观经济警告,直指特朗普政府的新关税政策,正在重新点燃通货膨胀的火苗,并可能显著拖累美国经济增长。历史的教训与未来的预警,共同指向一个清晰的结论:这场以“公平贸易”之名的贸易政策变革,将为美国自身带来沉重的经济代价。
一场内部战役
回到最初的疑问:这份旨在对外施压的关税清单,其真正的“纳税人”究竟是谁?从福特、孩之宝财报中披露的巨额成本,到宝洁公开宣布提价,再到沃尔玛、塔吉特暗示的“价位调整”,以及国际商会关于未来通胀的预警,证据链清晰完整。
这场表面上意图惩罚“外国对手”、纠正“贸易失衡”的战役,其最直接、最沉重的账单,正由美国自己的企业与每一个美国家庭承担。特朗普政府试图高筑关税壁垒以保护美国产业与就业,然而,其独特的政策设计和经济传导规律,却使其更像是一场代价高昂的内部消耗与自我惩罚。
当这份名为“对等关税”的清单于八月七日全面落地生效,它不仅是国际贸易新壁垒的竖起,更预示着世界经济体系的碎片化。同时,它也是一张必然兑现的成本账单,最终将通过物价上涨,直接寄到每一个美国家庭的餐桌和钱包。从一九三三年到今年,历史在高点重逢,但这一次,买单人已然不同。
恒正网配资-上海杠杆配资2024年-配资之家网首页-配资门户导航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